2018年S-Tech学术支持计划——“腾讯-南京大学-中国新闻史学会计算传播学研究委员会互联网传播学项目”申请公告

1、项目简介

腾讯研究院系腾讯公司设立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旨在依托腾讯公司多元的产品、丰富的案例和海量的数据,围绕产业发展的焦点问题,通过开放合作的研究平台,汇集各界智慧,共同推动互联网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腾讯研究院长期以来坚守开放、包容、前瞻的研究视野,开展多元化多学科的学术支持计划,致力于成为现代科技与社会人文交叉汇聚的研究平台。

2018年度“腾讯-南京大学-中国新闻史学会计算传播学研究委员会互联网传播学项目”由腾讯研究院、南京大学计算传播实验中心、中国新闻史学会计算传播学研究委员会共同设立,本项目由腾讯公司资助,由南京大学计算传播实验中心与中国新闻史学会计算传播学研究委员会共同管理运作,资助具有学术潜力的高校青年教师(申请截止前年龄不超过35周岁)和研究生(包括在校硕士生、博士生)开展互联网传播学研究,其中面向博士生的资助仅用于支持开展其博士论文研究。

从2018 年开始,S-Tech 学术支持计划每年将推出一个“年度主题”。该年度主题会在“互联网×人类学学术支持计划”、“互联网×心理学学学术支持计划”、“互联网×传播学学术支持计划”、“互联网×经济学学术支持计划”中同步推出,旨在促进多学科的互动与交流,就重点问题进行深度的、全方位的剖析。

2018年S-Tech 学术支持计划的年度主题为“信息过载”,我们欢迎并期待着各位大家的参与。

2、宗旨与目标

“S-Tech学术支持计划——互联网传播学项目”旨在推动学术理论研究与传播实践的结合,发展有潜力的跨学科学术人才。此项目鼓励:(1)基于互联网新媒体的跨学科研究;(2)基于人类传播行为数字足迹的计算传播研究;(3)基于网络社会重大现实问题、有详尽资料为依据的经验性研究。

备注:我们认为当代中国社会已经走过了线上虚拟社会与线下现实社会二分的格局,已经形成了线上与线下相互融合的社会结构,这一社会结构我们称之为“网络社会”。

3、资助活动

针对不同资助对象,2018年“S-Tech学术支持计划——互联网传播学项目”分为3个部分运行。

  • (1)资助5名青年学者开展互联网传播的原创性研究。每项资助金额为30000元,批准资助后下拨经费的50%,项目中期考核通过后拨付30%,项目结题后下拨余下的20%。项目资助期1年。
  • (2)资助6名博士生进行基于博士论文的研究。每项资助金额为10000元,批准资助后下拨经费的50%,项目中期考核通过后拨付30%,项目结题后下拨余下的20%。项目资助期2年。
  • (3)资助2个硕士研究生创新团队,每项资助金额为20000元,批准资助后下拨经费的50%,项目中期考核通过后拨付30%,项目结题后下拨余下的20%。项目资助期1年。

所有使用此基金资助而完成的报告、相关文章或著作日后发表时须注明由“S-Tech学术支持计划——互联网传播学项目”,并同意腾讯公司使用报告中的部分内容用于非商业性目的对外传播。

4、申请人资格

  • (1)申请人为在读硕士生和博士生,或从事一线研究的青年研究工作者(申请截止前年龄不超过35周岁)。
  • (2)博士生项目申请定向用于资助博士论文研究,申请者需提交已获得博士论文开题通过的证明资料,非博士论文选题请勿申请。
  • (3)硕士生项目仅资助团队创新研究,其中应包含一位指导教师。
  • (4)申请人须在申请时填写并提交相关研究申请计划书(申请表)
  • (5)需要有2名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推荐。

5、接受申请、项目评选及质量控制程序

  • (1)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计算传播实验中心将通过学院官网、中心官网及公众号发布项目信息;中国新闻史学会计算传播学研究委员会将通过学会官网和会员微信群进行项目信息发布;腾讯研究院将通过相关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官方媒体发布项目信息;
  • (2)申请人根据项目申请信息提交相应的申请表以及相关材料;
  • (3)“S-Tech学术支持计划——互联网传播学项目”将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对申请人提出的研究计划进行匿名评审,确定被资助对象;同时负责对资金受助者提交的研究成果进行评审。
  • (4)为对入选项目的进程及研究质量加以控制,“S-Tech学术支持计划——互联网传播学项目“将在项目进行的次年5月中旬举办工作坊以进行中期考核,前一年度接受项目资助的研究者必须提交中期研究成果参加工作坊,优秀研究成果推荐CSSCI期刊发表。无故不参加或未能通过中期检查的项目,受资助人将不能再申请与腾讯研究院有关的所有资助项目,并且将根据资助协议追回资助资金。

6、申请时间:

  • 2018年11月1日——2018年11月30日(以邮件发出时间为准)
  • 12月中旬将公布资助名单

7、选题框架

(1)年度主题:“信息过载”与大众传播

从大众传播的发展历史来看,人类的信息传播环境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一种信息不均衡的状态。在社会层面,不断变革的社会涌现出众多的信息,但是在技术层面,却缺乏将信息生产、存储和撒播出去的有效技术手段;而在组织层面,大众媒体依据其掌控的信息渠道以及新闻专业生产体系筛选新闻信息后提供给社会公众,在此过程中建立其信息权力;这导致了在个体层面,受众长期处于一种信息匮乏的传播环境中,由此其信息获取、信息消费以及决策等都受信息匮乏因素的影响。

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不仅仅带来了信息爆炸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整个信息传播的环境。社会的剧烈变革、技术的创新、媒体形态和新闻产制模式的革新使得信息的量和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连接”成为了新的信息环境中的核心概念,人与信息之间连接的紧密程度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然而令人沮丧的是,人类信息传播的环境似乎仍然处于一种新的不均衡的状态。个体被连接在整个信息网络中,被淹没在了整个信息海洋中,“信息过载”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越来越丰富的信息带给受众满足感的同时,也同样会带给人们强烈的焦虑感。面对这样一种“信息过载”的现象,我们的传播研究该如何回应呢?本选题关注的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 ①“信息过载”作为一种现象,很容易能被我们理解,但是在学术层面应该如何有效的定义?在传播学视野下,“信息过载”又该如何理解才能体现其背后隐含的信息不均衡性?
  • ②“信息过载”通常会与受众个体联系在一起,我们该如何合理的描述和探讨受众对“信息过载”的理解和认识,而“信息过载”到底会对受众产生怎样的影响?
  • ③导致“信息过载”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生产和扩散机制,当这种信息生产扩散机制以及“过载”嵌入到剧烈变革的中国社会现实中时,又会对其中的各个要素的行动逻辑(例如媒介组织/自媒体的内容生产、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和实施等)带来怎样的影响?

(2)智媒体研究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断深入,同样在媒体行业的变革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及其价值也在飞速彰显。机器新闻写作这样的新闻生产方式、今日头条这样的新闻推荐系统、RTB这样的广告程序化购买,无一不说明新闻业似乎又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们把这种架构于人工智能技术基础上的媒体称之为智媒体。从业界到学界,对智媒体的兴趣正在凸显。我们希望研究者能对这一现象给予足够广泛的关注。本选题关注的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 ①智媒体:新闻生产与编辑如何创新?
  • ②智媒体与个人隐私保护
  • ③智媒体、信息茧房与新媒介素养

(3)计算传播学研究

计算传播是指数据驱动的、借助于可计算方法所进行的传播过程,而分析计算传播现象的研究领域就是计算传播学。计算传播的应用有很多,例如数据新闻、计算广告、媒体推荐系统等,在过去的几年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字媒体使得用户行为可以被详细记载,因而大量地累积了各种用户属性数据和行为数据。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人类计算能力不断提高,可以分析和挖掘的数据规模不断扩大。统计、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数据挖掘技术更广泛地应用到计算传播的过程当中。

虽然计算传播应用早已存在,但是作为一个概念,计算传播和计算传播学的提出主要源于计算社会科学的发展。直到计算社会科学成为研究热点之后,计算传播作为一个概念才正式被提出。2009年,社会科学研究者David Lazer等人与作为计算机科学家的Lada Adamic以及作为网络科学研究者的Albert Barabasi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计算社会科学”的论文,开启了计算社会科学的研究热潮 (Lazer, Pentland, Adamic, & Aral, 2009)。我们认为:数据只是计算传播的起点,通过数据挖掘,发现人类传播行为的模式才更有意义。但是,需要警惕的是仅仅停留在模式层面上是不足的,只有能够在机制上对模式的出现提供有效的解释才能将研究变得更加有价值。本选题关注的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 ①人类传播行为可计算性的基础,例如,人类传播学行为的可预测性问题、计算复杂度问题等。
  • ②计算传播如何推动大问题、大理论和大数据的融合?例如数字媒体时代的注意力流动规律与社会阶层的再生产。
  • ③计算方法在传播学中的应用,例如计算叙事(computational storytelling)、数据新闻、计算广告等。

7、申请程序

请有意申请者仔细阅读选题框架,申报主题需与上述框架中的议题相关,具体题目可自行拟定。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将资料准备齐全后以多个附件形式(非压缩文件),于2018年11月30日前提交给南京大学计算传播实验中心

提交资料均为电子版,包括:

  • (1)Word版申请表一份
  • (2)已签字的扫描版专家推荐信两份或以上(必须由两位或以上专家推荐)
  • (3)其他能证明申请选题的材料(如已发表的相关论文)
  • (4)提交E-mail地址:stech_nju@163.com (邮件主题请按照“姓名+学校+申请2018年互联网传播学项目”的格式写)

:由于申请者过多,恕不能逐一回复,需要收条的申请者可在发邮件时进行相应设置。

8、基金组织

“S-Tech学术支持计划——互联网传播学项目”设学术委员会和秘书处。学术委员会负责为此基金提供学术咨询与支持,参与项目评审,做出决策与指导;秘书处负责此基金的所有日常运作事务及工作坊等的组织事宜,并与各高校、研究院所或社会单位联系、沟通,宣传基金。

·